English

我们为什么放飞这批“九头鸟”

2000-12-2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周百义 我有话说

90年代初,在严肃文学走入低谷时,我社推出了“跨世纪文丛”。这套书目前已经出版了6辑共60位作家的代表作品,囊括了新时期以来在文坛上最有影响的一批作家的代表性作品。图书陆续出版后,在创作界和出版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,之后曾有人提出了“南有《跨世纪》北有《布老虎》”之说。但“跨世纪文丛”汇集的主要是中短篇小说,在长篇小说的出版上,我们还缺少一个能为读者识别的品牌。今年夏天,我们在讨论出版一套袖珍长篇小说时,想到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“九头鸟”,这个曾一度代指湖北人的褒贬不一的小精灵作为这套书的标识。

关于“九头鸟”,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二七引《三国典略》曾写道:“齐后园有九头鸟见,色赤,似鸭,而九头皆鸣。”《正字通》云九头鸟:“状如鸺留鸟,大者广翼丈许,昼盲夜?,见火光辄堕。”宋梅尧臣《古风》诗:“昔时周公居东周,厌闻此鸟憎若仇。夜呼庭氏率其属,弯弧俾逐出九州。射之三发不能中,天遣天狗从空投。自从狗啮一首落,断头至今清血流。迩来相距三千秋,昼藏夜出如鸺留鸟。”但是后来,人们把神话传说中的九头鸟,与湖北人联系到了一起。提起湖北籍的人氏,人们会说:“天上九头鸟,地上湖北佬”。其意,是湖北人像九头鸟一样精明。一般的鸟儿只有一个头,与有九个头的鸟打交道,自然不是对手。湖北是九省通衢,汉口在近代史上曾是物资的主要集散地,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,重农轻商,湖北人会经商,自然无商不奸。与湖北人打交道,小心不要吃了亏。所以,九头鸟之于湖北人,实际上是具有一定贬意的。但是近年来,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信息时代的来临,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,提起九头鸟,人们由过去的揶揄与嘲讽变成了某种褒意。

当然,我们将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归之于“九头鸟”系列,并不是完全因为这套书的出版地是在湖北,而是我们认为“九头鸟”这个形象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,而且具有特别强烈的现代感。正像我们现在欣赏荆楚一代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,南阳汉画石刻一样,从那飘逸、夸张的表现技巧中,仿佛能找到现代艺术的源头。我们这个时代不正是需要“耳听八方,眼观六路”的复合型人才吗?而“广翼丈许”的九头鸟却正具有这个特点。所以,如果拿计划经济时期的观点来衡量市场经济的行为,有很多事情就说不清楚了。当我们把这个想法在电话中与中国作协创研部的雷达同志谈后,他也十分赞同我们的这个打算。他并且欣然为我们这套计划中的“袖珍”长篇小说丛书写序。

不过,我们一开始只准备推出一套比较短小的长篇小说,如12万字左右的篇幅的作品,来冠之以“九头鸟长篇小说丛书”,后来,我们觉得如果仅仅限制于篇幅,那么就有很多优秀长篇小说不能归纳其中,经过商量,并征求一些朋友的意见,我们准备像《跨世纪文丛》一样,有计划地逐年推出一批长篇小说。总题用“九头鸟长篇小说文库”,其中包括“袖珍长篇小说系列”。当然,凡是入选这个文库的,不能仅看篇幅长短,也不能看作家的名气,我们既要重视题材的多样性,也注重表现手法的多样性,既重视作品艺术上的创新,又要考虑读者的欣赏需求和阅读期待。否则,我们这套文库有可能成为流星只能展示短暂的亮丽。

我们十分明白,出版者仅仅有一个计划还是不行的,这套小说最终能否为读者接受,能否为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做出一些切实的贡献,还需要作家和读者的大力支持,需要我们持之以衡的努力。我们希望,这套书能像我社的“跨世纪文丛”一样,在文学事业的长途跋涉中留下自己的痕迹。

目前,我们这套文库将推出阎连科的《坚硬如水》,赵玫的《上官婉儿》,邓一光的《想起草原》,年内还将推出刘醒龙的《痛失》,张一弓的《遥远的驿站》,李佩甫的《远村》(暂名),吕新的《草青》等。这次推出的“袖珍系列”的第一辑中,有女作家方方的《何处是家园》、梁晓声的《婉的大学》、钟道新的《权力界面》、胡发云的《老海失踪》等共6种。当然,我们放飞的这批九头鸟能否在文学的天空留下嘹亮的回音,我们在热切地期待着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